9月27日下午,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召开了202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地方立法专项课题开题会。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主任吴江、经济法规处处长褚福宝,浙江省司法厅立法一处处长邬呈辉,立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军、院长助理蒋成旭出席本次会议。各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分别为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朱一飞,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寅,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副教授陈丹,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阮汨君,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讲师冯烨。会议由余军教授主持。
余军教授介绍了目前立法需求与立法计划的相关情况,指出本次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导向,需要结合立法实践准确把握,同时明确具体要求,加强双向沟通。
参会的各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依次围绕课题研究情况与立法建议进行报告。《浙江省产品质量立法研究》课题组成员冯烨分析了当前产品质量地方性立法面临数字化新业态和国家层面《产品质量法》修改两大挑战。在明确立法思路、总体定位、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细化经营者产品责任、创新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强化网络销售产品质量监管、推出针对新类型产品和特殊产品的质量监管措施等七项具体制度建议。课题组负责人朱一飞对浙江省产品质量立法的总体定位、如何回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产品质量问题两个关键点进行了补充。
《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科学化建设研究——以浙江为样本》课题组负责人杜寅基于实证和理论研究,提出基层立法联系点存在功能泛化、特征异化、作用虚化三大现实问题。需要对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科学定位,横向对比其他公众参与立法的方法,建议明确人大机构内部的设置标准、运行规则和反馈机制,完善立法联系点的组织方式、主体筛选与话语转译等机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动态认定立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陈丹论证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标准的法理基础,对相关成员的身份确认制度进行了体系化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需重塑认定标准、细化操作规则、升级特色条款,同时对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认定标准进行立法完善。
《完善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阮汨君对立法听证的规范类型、范围、时机、听证会的确定、立法听证机构和听证参加人,以及立法听证会的准备、程序、听证报告和听证报告的效力八个方面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解决,明确各省市的调研对象和课题所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