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上午9点,由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浙江省法制研究所、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主办的“立法名家讲坛”、“宪审备审”论坛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小礼堂举行。讲座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立法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郑磊教授为主持人,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台州市、湖州市、舟山市、丽水市、兰溪市人大常委会,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警察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的实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以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师生近百人参加讲座。
讲座开篇,严冬峰主任简要梳理了备案审查制度的历史演进,并以党的十八大、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文件精神为脉络,呈现持续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重要性。
讲座接着从三个部分分别介绍2024年备案审查工作开展情况、2025年备案审查工作开展计划以及未来备案审查理论研究的重点议题。
在第一部分,严冬峰主任以2024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的结构为线索依次开展介绍,展现备案审查2024年在制度建设、备案工作以及审查工作呈现的图景。
在制度建设方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三次重要立法工作,于2023年、2024年两年修改立法法、监督法以及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三次重要的立法工作构成了备案审查制度的“四梁八柱”。
在备案工作开展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将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的要求,以全国和各省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为重要抓手,实现31省份省级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纳入地方各级国家机关规范性文件38万件,并借助数据库的建成形成两方面的效应:提升公民提出审查建议的便利化程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规范性文件社会化公开程度,推动制定机关重视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审查工作开展方面,2024年的审查工作具有两方面重点:其一是通过审查纠错工作落实党中央对优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企业、提振市场经济的部署要求;其二是加强对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特别是保护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重点地开展审查工作,相应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备案审查案例,严冬峰主任对部分案例的审查过程、审查意见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严冬峰主任提到将于今年启动法律的全面清理工作并推动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三部分,严冬峰主任介绍了未来关注的理论研究重点议题,列举了备案审查制度的性质问题、制定备案审查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规范性文件的内涵与范围、规范性文件规范化立法问题、备案审查的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问题、备案审查中的溯及力问题等11项议题。
最后,严冬峰主任表示“文件有问题,我们不会停止督促纠正”,并且举例说,2024年“首次”将2023年备案审查年度工作报告连同常委会审议意见一并交由制定机关研究处理,以此督促制定机关对“问题”文件的纠正,是法工委在督促纠正工作机制上作出的创新和尝试。
自由交流环节伊始,便获参会人员的竞相举手提问,限于时间,李大鹏律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后程皓南、光华法学院2023级硕士生谢得平、光华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李贵元、舟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徐忠豪五位先后提问,严冬峰主任对问题相继解答,并鼓励学界持续关注和深化对备案审查理论问题的研究。
接近十二点半,提问仍此起彼伏,讲座在热烈的学术交流氛围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