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名家讲坛|许安标:新时代新征程的立法目标、任务与方略
2024-05-31 14:12:00 来源:admin 访问次数 :

2024年5月31日晚,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小礼堂灯光璀璨、济济一堂,新一期立法名家讲坛顺利举行。本次讲坛主题为“新时代新征程的立法目标、任务与方略”,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立法学研究会会长许安标主讲,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院长郑春燕教授主持。

微信图片_20241008144313.jpg微信图片_20241008144320.png

郑春燕在主持环节介绍了许安标投身我国立法事业数十年来作出的重要贡献。许安标长期在全国人大法工委从事立法研究和组织工作,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室副主任、国家法室主任、办公室主任、法工委副主任等职,先后参加了几十部重要法律的调研、起草、审议和修改工作,对其中的制度安排、重要问题和立法精神有深入了解,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立法研究领域产出了许多优秀重要和有影响的成果。


微信图片_20241008144325.jpg

许安标在报告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对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对全面推进科学立法提出明确要求。许安标围绕“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等四个方面作了介绍和阐述。

许安标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其中关于立法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论断和要求,是立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履行好新时代新征程的立法使命任务,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立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立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成好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项目,严格执行重大立法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把党中央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到立法工作中,通过法定程序和高质量立法保障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到立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指明了立法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立法着眼于顶层谋划,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全局;新兴领域立法着眼于未来大势,为新技术新应用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涉外领域立法着眼于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体现广阔的国际视野和鲜明的斗争精神。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进一步聚焦明确立法重点,主要包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七个方面。

许安标强调,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实现良法善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立法决策与重大改革决策相衔接,树立鲜明的道德导向;要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立法工作全过程,使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活力;要坚持全面贯彻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坚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三者相辅相成,统一于立法实践活动中,要将科学精神、民主原则、法治要求,事理、情理、法理、政理相互贯彻、融为一体,实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这是对立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鲜明要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既重视制定新法,积极谋划和推动出台新的立法项目,抓紧填补空白点、补强薄弱点,又加快涉及重大体制调整、重大制度改革、有关方面反映问题突出的法律修改,同时将法典编纂作为一个重大课题专门研究论证,体现了新征程上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对完善法律体系的预期。

在后续的互动环节,许安标认真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备案审查中‘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与‘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关系”“立法学专业的学生应当着重加强哪些能力的培养”“促进型立法的法律实效如何保障及法律人在其中可以有何作为”等问题。本次立法名家讲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原主任委员丁祖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田梦海、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副院长郑磊教授等立法实务和理论界专家出席本次讲坛。


文字 | 孙    林

图片 | 刘    喜、骆    可

编辑 | 孙宇婷

一审 | 龚月玥

二审 | 单   睿

终审 | 娄金炜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之江路51号
邮编:310008
联系电话:0571-86711422
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创高软件 管理登录
官方微信